睡得好,人不老想要健康長壽、不顯老,還不想花一毛錢,那一定要好好睡一覺。

 

世界上幾位知名的睡眠大師都很長壽,可能與他們絕對尊重並忠於自己的睡眠需求有關,例如最早發現快速動眼期的睡眠醫學界之父克萊特曼,直到104歲才辭世,而他在100歲時還出席國際睡眠醫學年會並發表演講。他的學生同時也是睡眠醫學界的先驅狄曼特,幾年前獲頒哈佛大學終生學術成就獎時,已八十多歲,仍十分開朗與健康。

 

《康健》曾經採訪多位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二十歲的國寶中醫,例如姜通、易權衡、董延齡等,他們都奉行作息規律、睡眠充足、絕不熬夜的生活方式,並且睡眠品質很好,例如曾是全台灣最高齡執業的中醫師姜通,每天晚上9點準時上床,一覺到天亮,很少失眠。

為什麼睡的好的人不易老?

 

人在睡眠時,身體會增加蛋白質合成,以及神經和細胞的修補及再生,使我們恢復活力,尤其在晚上10?凌晨2點左右,是成長荷爾蒙分泌的黃金時間,能促進新陳代謝,強化並維持肌肉、內臟器官的功能,同時也促進身體傷口癒合,提高免疫力,使身體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,不容易提早衰退。

 

此外,研究也證實睡眠充足的人,自我幸福感顯著提升,情緒比較穩定正向樂觀,這也有助健康長壽。

老祖先的養生智慧更是講究睡眠,尤其強調晚上11點前入睡來調養肝血,而睡眠正常的人才能達到氣血陰陽平衡,自然不容易生病及提早老化。

 

想要延年不老,每天要睡幾小時?睡眠時間長一點比較健康嗎?

 

不少人認為每天睡8小時以上才夠,但有研究指出,其實每天睡7小時最適當。

 

醫學界很早就證實了睡眠和免疫功能之間密切的關聯性。熬夜會大幅降低我們的免疫力,這時候潛藏在周遭的各種病毒、細菌就會伺機而入。長期的睡眠剝奪會造成免疫系統全面性的瓦解,人體就無力對抗各種外來物質的侵襲並阻止癌細胞的生成。最近的研究也發現,長期睡眠不足和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之間有高度的關連性。   版權所有,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

 

不是不健康才睡不好,而是睡太少導致短命

我們都知道睡眠很重要,但事實上,睡眠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認知。許多證據顯示,相較於運動、營養、吸菸、高血壓或高血脂症等因素,壽命的長短與否、睡眠的品質,才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
 

美國在1950年代曾進行過一次涵蓋百萬人以上,為期六年,大規模的死亡率追蹤調查,發現在所有可能因素當中,「睡眠時間的長短」和「死亡率」之間有最高的關聯性。睡得太少或睡得太多的人(每晚只睡四小時或更少;或是睡九、十個小時以上的人),其死亡率遠高於平均睡八小時左右的人。

 

芬蘭也進行過類似的研究,在160036?50歲的成年人中,睡眠品質差的人出現健康問題的機率,比起自認為睡眠品質不錯的人,有3?6倍之多。

 

有人質疑,睡得不好可能是健康狀況不佳的結果。但經過研究人員反覆推敲其中的因果關係,駁斥了這樣的推論,證實是因為睡得少而導致壽命減少。至於那些睡得較多的人,常常在睡夢中醒來,因為睡眠被打斷而睡得較多,推測是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而造成的。

 

睡眠債累積的結果和連續不睡覺一樣可怕。長期睡眠不足使人愈來愈笨,變得遲鈍、記憶力衰退、判斷力變差,和人互動變得冷漠以及對事物的好奇與動機大幅減弱。除此之外,睡眠不足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,使人變得情緒不穩定、易怒、憂鬱和焦慮。(取材自《揭開睡眠的真相》羅友倫、陳盈盈著)

 

睡覺打造黃金腦

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,睡不好時,白天注意力不集中,忘東忘西,腦袋好像當機一般,沒辦法恩考、做決定,而科學研究發現,長期睡眠不足會傷害我們的大腦,使認知能力、記憶力和學習力都明顯衰退。

 

國外曾做過實驗,讓受試者連續兩週,每天只睡4小時,結果他們相當於連續三天不眠不休的人,在各項反應,包括認知能力、專注力,以及對外界環境的警覺程度都下降。

 

科學家認為,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運作,因為在睡眠中,其實大腦並沒有閒著,它做了許多修復和重整記憶、學習的工作。

人類睡眠大致可分為「非快速眼動期(NREM)」與「快速眼動期(REM)」,其中NREM睡眠的第三、四階段,是屬於深睡期。這個階段對腦部有非常重要的機能,它可以恢復、修補腦部受傷的組織。

 

除了深睡期之外,睡眠的其他階段都有它重要的作用,例如,一個人處在第二期睡眠的時候,會有酣暢的感覺,帶來心理的滿足感。睡眠的前半夜是以第三、四期深度睡眠較多,後半夜則以第二期睡眠或REM睡眠比較多,具有積極學習、創造的功能。

 

睡眠專家哈普生(Alan Hobson)在《睡眠》一書中指出,我們白天所學的東西必須經由睡眠來整理和儲存,新的資訊進來是儲存在不穩定的蛋白質中,如果這些蛋白質沒有新的補充,就會衰敗。大腦中的資料在REM睡眠期中被補充與增強,在睡眠時,我們將舊的資訊重新整理保存,以便清醒時能更有效的吸收新的資訊。

 

睡眠週期中各階段,都有重新複習、組織、過濾資訊的功能,並跟已經存在的相關記憶連結,成為穩固且能靈活應用的知識與智慧。

 

而睡眠影響的不只是知識性的記憶而已,一些像是彈鋼琴、騎車、體操等動作性技能,也可能因為睡得好變得熟練。大腦會記得特定的時刻腦部的神經網絡該連結到什麼樣的動作,政大心理系教授楊建銘解釋說。

 

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渥克爾(Matthew Walker)的研究也發現,睡眠的好處還包括能增強大腦解決問題以及激發創意想法的能力;清晨醒來前兩小時的淺睡階段,能提升20%的肢體技能。

 

還在開夜車K書、趕報告嗎?趕快上床睡覺吧!明天早上你會發現學習、工作更有效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admn10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